中午又去布朗琪吃飯了,這次是遇到丁丁夫婦。
一起騎去了中正紀念堂,結果下大雨,還好到了。
第一次坐這麼前面在實驗劇場,第二排的位置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其實聽到舞碼的標題,就覺得是否有表現台灣精神的內涵存在。
所以其實是有點期待去看著這次的演出。
第一支舞碼,是魏光慶的自畫(話)像。單人SOLO演出。
一開始其實被嚇到了,有點震懾於其口語與其動作眼神的穿透力。
非常去有侵略性的演出。而這侵略,來自於視覺與聽覺的強烈。
大螢幕投射的,是影像合成的拼貼紋理與自拍像,鐵路洞穴等。
個人表現的,是四國語言的口白,加上原住民音樂的傳送與朗誦。
表演的概念就是他自己,經過蠢 瞎 囚 洞 四個階段來做演出。
年紀頗大了,但是每一個動作帶來的力道,與肌理的突出,非常有生命力。
彷彿真是看著這個人的成長,而原住民音樂與歌唱的方式,非常爆發,
也令人感動。一直到最後一幕,往回走回陰影中,唱著破音的原住民歌曲,
嘶吼著,身體與面容如此令人感動,穿透了,也讓眼框濕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二支舞碼,是笑笑與賴賴的 I的N次方。有雪如,尹櫻,朱孟香跟她們學姐。
只能說學姊超正的了!! 目不轉睛阿。
這支舞,我覺得從一開始場地變換時就開始了的感覺。尹櫻拿著椅子坐在旁邊,
其他工作人員搬進來椅子,這個橋段我覺得可以是表演的開始,可以再細緻一點。
服裝很不錯,再加上尹櫻的歌唱台灣小吃拍賣的音樂與內容實在有趣,就算放在
國際的舞台上也超棒。加上台灣化的榕樹下,前面這橋段的演出我覺得很棒。
後面橋段來自於現代社會的縮影與內心化,就有點...恩,排序上及音樂我覺得可以
在台灣化一點。但是四個舞者的演出也很棒,超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第三支舞碼,風吹過。 只有一名舞者的solo搭配音樂與背景的演出。
很明顯的,是音樂在帶動著舞者的感覺。但是整體畫面的演出,我覺得是
"純粹"的一個表演。大舞台的白色流動的純粹,肢體的純粹,沒有贅詞。
第四支舞碼,宅男。三個男生與兩根把干的演出。
音樂選擇太平泛,快節奏讓表演似乎很短,深度還不夠的感覺。
深度不夠,我覺得是因為沒有利用到把干的意義。節奏全場一致,有炫技的感覺。
除了移動把干的位置,在把干上面做了許多的俐落動作,但是就沒有芭蕾的優雅片段。
把干其實可以不用移動,就可以呈現非常多元舞蹈的內容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就是目前台灣舞蹈家的煉金活動,還是讓我想到了,舞蹈的內涵還是需要更深入。
有生命經驗的演出是如此動人,但是還是要加進去"畫面",內涵的畫面。
生命經驗比較短的演出也可以動人,那就是必須更謹慎細緻的觀察生活的任何型態的
前進,大量的閱讀,大量的知識補充,才會讓每一個動作,每一個佈景更為細緻,
更有內涵與深度。
舞蹈編排我想觀眾的共同經驗也必須兼顧到。
如何將概念以動作舞蹈詮釋出來,而又必須打動人心,或許才是觀者的目的。
- Aug 17 Sun 2008 22:18
台灣舞蹈煉金篇II 觀感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