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名是:法國中央地區當代藝術基金會建築收藏展,建築實驗室。
展期:2008/6/14-8/24
地點:台北市立美術館
以下圖片皆翻拍自北美館展覽簡介,如有侵權,煩請告知並將立即刪除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個人推薦這個展覽。
今天天氣很好,陰陰的,不熱。
一大早很high的居然九點多早起就為了吃麥當當的早餐。
真棒,滿福堡+鬆餅+可樂,果然不出所料,吃完不久,
又躺下去睡著了。
直到驚醒,發現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做,那就是"出去走走"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就這樣來到了北美館。
發現過期的學生證仍然可以使用,15元看這個展覽真是值得。
即使有點心虛的用了學生證....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很好,就是這樣的用它就對了。
下午三點的美術館人不多,整個大廳只有工作人員,外面沒有藝術
市集的攤子真清爽。又見到三個世代的建築,複習一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個展覽頗大,含跨了應該是1950-2008的異象建築模型與圖面。
分為許多主題。(介紹內容皆參考北美館展覽簡介)
01-network city-網絡城市
1956年,由法國建築師紀-博德創立"國際境遇主義"開始表達對現
況不滿所提出的遊蕩與建構境遇等概念。而康士坦推出新巴比倫
的第一個全球城市概念,漂移與交織的空間畫面。如下圖:


新-巴比倫。 new babylon,1956-1974
(翻拍自北美館展覽簡介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2-mobile city-移動城市
1956年艾歐尼爾-尚恩推出塑膠住家,簡單組裝與量化。
60年代,尚內亞克提出寄生蟲居住單元等,可移動量產模組。
沒有圖片,因為我喜歡的簡介裡面沒有...(哭.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3-bubble city-氣泡城市
60年代塑膠材質開啟了充氣模組單元的可能性。
建築本質慢慢轉化成薄膜一搬,主要由"藍天組"開啟刺激。



依序為:家園計畫,亞瑟-關比,1964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玫瑰別墅,藍天組,1968-69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日用品活動賣場,安東尼-史丁柯,1967-69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糟糕,開始懶的寫了。
04-the oblique city-傾斜城市
05-megastructures-巨構建築
06-geometric city-幾何城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7-futuristic city-未來城市

歐尼克斯小組-規則,1970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8-deconstruction-解構

丹尼爾-李伯斯金,柏林城市邊緣,1987。
這是一個大而震撼的建築模型表現。有兩座分別陳列。


詹姆士-懷斯與環境雕塑,最佳產品賣場的不確定正面,1975。
這也是有趣的作品,賣場名字叫做best,但是卻支離破碎。


貝納爾-屈米,巴黎拉維列特公園,1983。
這是解構的具體表現,相信顯而易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09-machine architecture-機器建築

尼爾-德納黎,東京國際會議中心,1989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0-interactive architecture-互動建築

ONL, 鹹水館,1997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1-non-standard architecture-非標準建築
12-1990-2008 1990以後

坂茂,紙筒屋,1995。
非常有名的建築,因應神戶大地震的受災戶搭建的紙筒屋。
下面的啤酒箱是kilin喔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IaN+, 微型烏托邦,2003。
這組有四個模型,分別是artscape, landscape, housescape,
sportscape. 這組是artscape,展現藝術的航空母艦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多明尼克-貝侯,法國國家圖書館,1989-1995。
這組模型讓我看的心曠神怡,將自然居中置下,比列放大,
四個建築體分佔四區,僅佔著小比例。以為只有模型與概念,
沒想到在牆面上確有著她早已蓋好的圖片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迪迪耶-弗薩-佛斯提諾,一平方公尺住家,2002-2003
很有趣的住家。向上延伸的標準化組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緊急設計,微型複多重住宅,2001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3-artists and architecture-藝術家與建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是不是有飽讀建築的感覺了呢?
以上資料與圖片來自北美館展覽簡介,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去
看展覽,並索取。
非常有趣的展覽,兩個小時應該是看不完的,但是我也沒什麼時間。
但是但是,樓下有個便宜書展,甚至打五折阿。敗了兩本:

分別是泰國人憑什麼? 跟伊東豐雄,衍生的秩序建築論文選。
看到這厚厚的一本,想必不便宜吧。nono~兩本打五折共425元!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來在北美館外的公園坐了三十分鐘,發呆,看飛機~
順便看看多少和樂融融的家庭阿~
被發現了!


這隻狗不知道在急什麼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空,就多看看展覽吧。今天是意外的收穫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iao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